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成都生物所在中国湖泊的碳积累动态及其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控制和估算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和难题。由于湖泊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其碳汇功能在过去常规碳循环估算中往往被忽视。近年来,国际上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湖泊生态系统是个不容忽视的碳汇。探索湖泊碳积累规律对过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不仅能为更好的评估和预测未来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下湖泊的固碳能力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区域或全球碳循环规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生态中心陈槐研究员团队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合作对全新世(12000 年)以来中国湖泊沉积物的碳积累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整合分析,并估算了中国湖泊的碳埋藏总量。结果表明,1)在过去12000年里,中国湖泊碳积累速率总体上成增加趋势,其积累高峰发生在近1-2 千年,主要与近期人类活动加强所引起的陆源有机物的增加有关。全新世以来,中国湖泊的平均碳积累速率为7.7 g C m-2 y-1,与温带和北方地区湖泊的碳沉积速率相当。2)中国湖泊沉积速率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沉积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四个湖区的积累速率(青藏高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湖区)。3)湖泊碳沉积速率随着年均温、年降雨量及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泊面积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 4)中国湖泊全新世碳埋藏总量为8 Pg C, 大概是泥炭地的四倍。 研究表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历史是导致中国湖泊的碳积累速率的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该研究首次估算了中国湖泊的碳储存及其动态变化,证实了湖泊在区域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环境科学权威杂志 《Global Change Biology》。